震荡调整期,该加仓还是减仓?
01
本周市场观点
外围方面,3月23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传递出了当前更关注稳定物价目标,而非金融稳定目标的信号。
美联储加息可能会使得未来的金融稳定承压,但如果未来风险持续发酵,仍然不排除美联储年内降息应对风险的可能。
国内市场方面,从市场温度角度来看,市场主要指数温度处于相对低估、合理区间。意味着中长期性价比依然较高。
细分来看,6大赛道中,除去基础设施与运营、TMT,其他4个赛道,上游资源、中游制造、下游消费、大金融也同样处于分水岭位置。4月份或许会是市场结构性方向的选择月份。
综合来看,我们建议中高配股票(A股)、中低配/中配债券。主要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如下:
对于长期3年以上资金,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权益仓位参考如下:
具体策略推荐和本方案思路可以查看文章《手把手的配置建议来了》。
02
震荡期,加仓还是减仓?
股市自1月底开始结束上涨,进入了两个月的震荡调整期。相比前期的上涨,主要股指这段时间跌幅并不大,沪深300跌4%,中证500仅跌不到1%。(统计区间:2023.2.1-2023.3.24)
注:蓝线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红线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图片来源:中证官网,统计区间:2023.1.1-2023.3.24
震荡调整后,是继续向上还是酝酿大跌呢?现在是我们补仓上车的好时候吗?
从估值的角度,当前股债性价比仍然偏向于股票一方,各主要宽基指数的估值也大都处于合理/低估区间,因此我们的配置方案给出的观点是中高配权益资产。
数据来源:万得,盈米研究院;统计区间:2018.4.2-2023.3.24
但另一方面,当前股票已经脱离了前期的绝对低估区间,基本面的改善也尚不牢固,海外银行业风险还在发酵中,此时也不建议打满仓位,需要为未来留下余地。
预测未来短期是向下还是向上就如同抛硬币,获胜的概率不高,倒不如利用现在的震荡期,在股价没有大幅波动时调整好自己的持仓。
正所谓“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怎样的持仓合适,最重要的不在于市场,而在于你自己。
对于长期存量资金,我们认为不同人应该有不同的选择,这主要源于每个人对亏损的容忍度不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
同样面对当下值得中高配的权益市场,我们给不同类型投资者存量长钱的建议如下:
稳健型的投资者(可承受亏损在7%左右),我们建议长钱中的权益占比在20%左右;
平衡型投资者(可承受亏损在15%左右),权益仓位在45%左右;
积极型投资者(可承受亏损在25%左右),长钱权益则可以给到70%的仓位。
按以上仓位配置后,如果市场先往下跌,那亏损也不至于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同时也有部分子弹可以继续加仓;如果市场上涨,则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具体投资标的上,如果你对股票、行业没有很深的理解,也对各种风格把握不好,那么建议采用一个均衡的策略,用宽基指数或者全市场选股的主动型基金做权益的配置。
这里提供一个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配置案例供大家参考:
如果当前已经买了一些基金或者投顾策略,那就需要先穿透去看它们的资产分布并汇总,看看自己到底总仓位大概多少,是高是低,再决定是加是减。
在上周文章留言中也有小伙伴问:混合型的基金算在资产的什么类别里呢?
其实混合基既有偏债的,权益可能只有十几个点,也有偏股的,权益80%以上,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不去穿透看底层资产,很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风险,导致预期与实际表现严重不符。
对于投顾组合也是类似的道理,“我要稳稳的幸福”和“进取派优选”为什么涨跌差异那么大?
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本身的资产配置不同,稳稳的权益仓位大概在10%左右,而“进取派优选”全仓偏股基金,权益仓位一般在80%-90%。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特别精确计算穿透后的仓位,只要有个模糊正确的认知,避免跟自己想要的状态偏离太大就行。
怎么看权益仓位呢?
投顾组合可以简单参考业绩基准大致判断权益仓位,像长赢之类的跟主理人会有较大偏离的就需要根据自身的持仓判断;
单只基金的话可以看季报里公布的股票占比,一般平台都会有展示,像主动权益基金可以简单算作90%权益资产,股票指数基金可以简单当做100%权益资产。
或许掌握上述的方法对新手而言并不容易,但恰恰是买前的深思熟虑,才帮助我们买后面对市场涨跌都能安然自若。
如果你在投资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向我们提问。这周就聊到这,咱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上述资产配置方案的思路意在帮您合理分配资金、分散投资风险,但不保证投资收益,按照上述思路提供的得出的整体方案中,单一投顾策略可能超过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时请您谨慎评估,完成投资者风险测评,清楚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请读者注意数据的实效性,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者应自行阅读相关法律文件,自行作出投资选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